3月24日下午,由绍兴文理学院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非遗经济与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研讨会在该校河西校区图书馆举行。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崔凤军,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叶菁,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非遗企业及媒体代表等40余人出席。我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金建康,党委委员、副行长何虹,公司部、越城支行负责人参加。
会上,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介绍了绍兴非遗与非遗经济创新实践基本情况,三家单位分享了非遗经济创新实践案例,与会嘉宾围绕“非遗经济与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开展了深度对话。
金建康董事长作了题为《金融支持非遗经济与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我行基本情况,围绕“聚焦以产促富,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聚焦以城聚富,支持城市发展新形态”“聚集以人创富,激活人才强市新生态”“聚焦以文润富,厚植文化发展软实力”四个方面,分享了我行支持非遗经济与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并从如何以金融力量深入参与地方经济,助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提出了下阶段的工作思考:一是要坚守金融初心,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绍兴城市经济发展;二是要推进产教融合,强化战略合作,打造“金融+教育”金名片;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赋能非遗经济,不断深化与非遗企业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崔凤军书记作总结讲话,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活态性、民间性、原生性、地方性等特征,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以绍兴为例的非遗不断“破圈”,成为百姓生活里的新时尚,也带动了文化以及相关社会经济发展。要充分认识非遗的文化意义和经济价值,直面问题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做好系统性保护和利用,激活新的消费动能。可以充分发挥非遗蕴含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推动非遗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多样化和品质化、个性化;以数字化赋能非遗,提升非遗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及渗透力;完善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非遗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会上,文理学院崔凤军书记与金建康董事长签订了课题研究合作协议。
何虹副行长与春晖集团、松盛园等非遗企业代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